放开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发布:雪绒花 | 发布时间: 2011年10月28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冉俐雯 刘翔平
爱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当孩子还是年幼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是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爱和保护的。但是,对于孩子的保护怎样才不算过度,很多家长心里并没有底。
生活场景一
穿衣吃饭都是奶奶一手包办的,就连喝一口水都是奶奶倒小玉专用的卡通水壶里,端着水壶让小玉吸着喝。小玉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要不还是再等一年,等小玉再大一岁再说吧!
生活场景二
宁宁上三年级了。有一天,宁宁回到家,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学校要组织春游,就在学校旁边的社区公园里,由班主任和科学老师带着每个班的孩子去认识公园里的各种植物,中午就在公园里野餐。宁宁妈妈有些担忧:宁宁一向胆小,这次和全班同学一起出去,会不会受到同学、老师的冷落啊?野餐的地点卫生吗?会不会让宁宁闹肚子,甚至染上什么病?从学校到公园需要过两次马路,老师是否照顾过来?思前想后,宁宁妈妈决定和宁宁谈一谈,答应暑假带她去外地玩几天,让他不去春游了。他还做好打算,春游那天一早给老师打电话,就说宁宁生病去不了了。
生活场景三
小志爸爸公司里的人力资源部最近空出来一个职位,他也不打算招新学员了。小志爸爸想:眼看小志就大四了,应该找个工作了,还不如就把他招到这个岗位上来,正好公司各个部门的人都混个脸熟,为以后接自己的班也做个铺垫。小志这个孩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按自己的安排读下来的,现在的工作也不应该偏离自己的构想。身为父母不就是要为孩子创造条件吗?
以上这些场景大家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这样的家长每个人身边都有。可以说,他们就是全能家长,提前为孩子考虑所有的事情,也包办了所有的事情。可是,他们这样处处小心翼翼的照顾孩子,保护孩子,真的好吗?我们能够看到,在以上的故事中,小玉比同龄的孩子晚了一年接触到同伴,也就晚了一年学会人际沟通;宁宁胆怯并且照顾不好自己,也缺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小志从小就没体会到竞争,从没有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决策,一旦失去爸爸的庇护,很难想象如何面对竞争残酷的社会。
在这些家长身上,都发生了“过度保护”孩子的问题。
“你的爱,让我很受伤”
根据依恋理论 ,儿童通过与照顾者(一般就是父母)的交往获得了有关对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基本认知。这种认知会深深地、潜在地影响孩子。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孩子会收集什么样的细节信息,如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第二方面就是他对这件事情怀有怎样的感情,是积极地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这样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以至于孩子是完全意识不到的,每次遇到一件事情,这些基本认知都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
依恋理论将依恋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安全的依恋,一种是不安全的依恋。安全的依恋中,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和情绪反应都能够及时地作出回应,同时鼓励孩子出去探索世界。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将家长当做安全的堡垒,无论是有收获还是有了挫折,都会回到家长身边,然后再次出发。
而在过度保护的亲子关系中,家长会尽量提供足够的资源,让孩子不需要探索外部世界,或者是有意无意向孩子透露外界非常不安全的思想,让孩子不敢去探索外部世界,或者在孩子探索时,担心孩子犯错,不断地给予指导甚至命令,孩子从探索者变成了机械的执行者。
家长的具体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家长为孩子提供所有的资源,不让孩子自行获取。
例如从小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变差,为孩子提供超出该阶段所需的物资资源,孩子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以至于孩子工作以后还需要按月给他提供生活费,为孩子一手包办升学就业,不需要孩子参与正常的竞争。
但是,孩子终于有一天要自己的生活,当他离开父母却发现自己没办法生存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关键学习期,因此,需要付出比别的孩子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学会一些基本的能力,培养基本的心理素质。
(2)家长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不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的家长并不是理性地就事论事处理问题,而是一味地袒护孩子。有的孩子在学校与同学有了争执,家长立即跑到学校大吵大闹,逼着对方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道歉。表面上来看,这样的家长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吃亏,而事实上,孩子没有学会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这样做为孩子提供了错误的解决问题的示范。
(3)家长担心孩子受伤,不让孩子参加正常活动。
担心孩子过马路不安全,到了高中了还每天开车接送孩子到离家10分钟路程的学校上下学;担心孩子磕着碰着,从小不允许孩子参加竞技类的体育活动;担心孩子受到排挤,不让孩子去夏令营。。。。
但挫折和痛苦是孩子成长中必然存在的,也是孩子成长的契机。在孩子免于受到细菌侵扰的同时,孩子也没能获得正常的免疫力。
(4)家长担心孩子能力不足,给孩子太多的指导和控制。
有的家长在家里经常扮演指挥家的角色,常常对孩子说: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动那个。有的家长不但控制孩子的言行,还试图控制孩子的思想,偷偷检查孩子的书包、书桌、日记本等等。
家长这些过度保护孩子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看看前面提到的三个生活情景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潜在信念 | 代表家长 | 认知 | 家长行为 | 可能造成的影响 |
孩子是无法胜任 探索新的环境 | 小玉的妈妈 | 小于无法适应小班的生活 | 推迟小玉的上学年龄 | 害怕、逃避探索外部世界 |
外面的世界是不安全的 | 宁宁的妈妈 | 老师带宁宁过马路会出危险 | 不让宁宁参加集体活动 | |
我可以为孩子提供 更好的照顾 | 小志的爸爸 | 我安排工作比他自己找要好 | 剥夺了小志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
家长在过度保护孩子的同时,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和权利,直接影响了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长此以往,导致孩子逐步丧失了自我成长的动力。这些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一般都有哪些表现呢?
1、行为上的主要表现是依赖家长,面对问题或困难时会退缩、胆怯、无助、没有主见,需要家长的帮助;缩手缩脚,在外时不能主动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学习能力不强,学东西比同龄人慢一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逃避倾向。
2、技能能力上的主要表现包括自理能力差,无法照顾自己;人际交往技能缺乏,不能顺利地和他人建立平等地关系;适应能力差,到新的环境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习惯。
3、心理感觉上缺乏自我效能感,遇到问题不能迎难而上,而是偏向于逃避、求助。
过度保护,折射了父母什么样的心态?
既然过度保护对孩子的未来有这么多得消极影响,为何还有家长会这么做呢?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1、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无法应对挫折。这种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了,没有能力处理很多情况,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2、家长认为环境中充满了危险。出于这个原因而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一般有几种可能:
家长本身可能在成长中安全感就不够,觉得这个世界时异常危险的,所以处处谨慎,担心一个疏忽,不幸就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家长有孩子生育过程中的创伤经验,例如流产、难产、孩子生病、事故发生等等,这种经验有可能是亲身体会到的,有可能是替代性的经验,来源可能是亲友、电视剧、社会新闻等。由此,家长认为孩子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外界伤害。特别是亲身经历了创伤事件的家长,可能在担心未来坏事的同时,还怀有对孩子的内疚感,所以过度保护的情况会变本加厉。
亲子之间缺乏边界。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方法,所以根本不顾孩子的想法,直接包办或者是代替。另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替代成就感”,把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寄希望与孩子。
家长通过控制孩子来获取对生活的控制感。有的家长倾向于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孩子也就成了被控制的对象之一。这种家长的特点就是将孩子的“听话”作为自己炫耀的重要话题之一。
家长对孩子过于依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有的家长过于依赖“家长”的角色,离不开孩子,由此担心孩子离开自己,失去赖以生存的亲子情。这种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需要自己的更多照顾。所以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孩子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陷入特别累甚至痛苦的生活状态中。
是时候该放手了
爱孩子、保护孩子免受伤害,是做父母的职责。而让孩子有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保护孩子的一种手段。其实,判断是否过度保护没有统一、刻板的标准,要判定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改变了,就一个标准:如果你的孩子也觉得他离开你就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了,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改变了。
在发生改变之前,家长一定要注意不可矫枉过正。不过度保护,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保护。必要地安全意识要向孩子灌输,特别是遇到重大的挫折和矛盾时,还需要家长出面协调解决。
先从一个小的方面开始改变
家长教养方式的改变,必须逐步改变,不能一下子态度和行为来个180度的大转弯,那样孩子会无所适从。最好是先从一个小的方面开始(例如让孩子学着自己倒水喝),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获得了一次成功之后,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加,然后再改变其他方面。如果一下子改变,孩子容易受挫,家长也会受不了,改变失败,大家又会变回以前的状况。
面临困难时,家长提供应对方法,而不是直接替孩子解决困难
例如孩子从小学升到初中之后,过了一个月还没有要好的朋友。过度保护的家长可能会联系学校,要求换班,甚至转学,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帮助孩子逃避了困难。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家长教给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比如家长扮演新同学,帮助孩子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从而使孩子结交到新的朋友。
多用积极平和的情绪反应来鼓励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多多表扬,如果没能顺利解决,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鼓励孩子下次成功;当孩子犯错误或者逃避问题时,不要对孩子大发雷霆,可以对事不对人地进行适当批评。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