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不一定非要逆耳
发布:乡党 | 发布时间: 2012年2月16日 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这句话是针对是针对接受建议和忠告的人说的,但需要接受者站在理智的角度和较高的层次来理解良药和忠言的价值。但对于建议者或批评者,不能让自己的良药越苦越好,忠言越逆耳越好,而应想办法使得良药不苦口,甚至甜口,忠言不逆耳,甚至顺耳。
为什么这么说呢?“忠言逆耳”的关键不在“忠言”本身,而是与接受者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有关。即使是“金玉良言”,如果与对方的情绪和心理相抵触,那“逆耳”就不可避免。因此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呢?
1、进“忠言”时要考虑对方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采取能接受的“批评”方式,使对方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意见而心悦诚服。
2、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尺度,要在批评之语的外面包裹上一层“甜言蜜语”,从而让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甜口良药的效果!
3、平时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容易接受。
4、 我们接受忠告时,不管对方的说话方式如何,都要仔细聆听,哪怕对方的语气或态度恶劣;而当我们向别人进忠言时,要先注意对方的性格。若开明豪放的,可以真言。否则,要尽量以委婉曲折幽默的方式,旁敲侧击。
5、尊重对方,现在的社会,每个个体都要值得尊重,上下级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朋友之间都应该保留这种尊重。用“善道”之法,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在指出对方不足的时候,先找出和这点不足相对立的长处,这样对方在接受的时候,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7、要有宽容的心态。不去逼迫对方马上接受自己的观点。
- 2.乡党
- 【文摘】
据说我们的国民储蓄率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人节俭的结论,或者说是吝啬。其实,我们最节俭最吝啬的不是金钱,而是赞美别人的话。
古人告诉我们,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于是我们的声带将古人的这番遗训贯彻得不折不扣。我们专挑他人的毛病,这里包括亲人、朋友、同事、不认识的人。我们乐于为他人指路,人人是洞察一切高瞻远瞩的舵手级导师。我们的声带不会发出赞美别人的声音。父母不赞美子女,老师不赞美学生,夫妇不赞美配偶,老板不赞美员工,不赞美也罢,我们还打着“忠言逆耳”的旗号刻薄地对待他人,以挑他人的毛病为乐事,打击他人的自信。仿佛不这样,我们的民族就难以延续。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人获得成功离不开自信。真正的忠言是赞美,鼓励是顶级忠言,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赞美和鼓励是滋养他人自信的灵丹妙药。由于我们是赞美他人的吝啬鬼,导致我们国民的自信度偏低,一个由缺乏自信的人类构成的民族,很难快速前行。我们的国家尚不发达,落在后边的原因很多,谁能说其中没有我们的声带不会赞美同胞的因素?君不见去年外国人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我们的媒体使用甚嚣尘上的程度赞美安徒生,到了今年我们中国自己的童话大师张天翼诞辰100周年,媒体怎么就哑口无言了呢?不赞美就都别赞美,如果只赞美外国人,不赞美自己的同胞,外国就越来越发达,我们就越来越落后。
请学会赞美别人,这不需要花钱,从赞美亲人开始。赞美别人,就是赞美自己。鼓励是自信之母,赞美是好心情之父。有了自信和好心情,不管干什么,我们都将唾手可得。没有自信和好心情,不管干什么,我们都将望尘莫及。 - 2012-2-27 10:12:07 回复该留言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