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对这个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发现它能套用在几乎所有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上。于是也就找到了诗雨和心灵说的那种从一个点开始研究的感觉。决定连续的观察和记录,就像单位里的一个课题一样,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结题。

       在指导师的课程上,刚听到这个名词时,只是感觉很新鲜,而且有点小激动。原来,使自己和谐,使自己不断拓宽的方法就是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的不舒适区。后来,在寒假和小可意相处的过程中,有一次,我太急,孩子的的情绪一下子低落。我的脑海中忽然就冒出了一句话:“对不起,孩子,我又让你不舒服了。”而话音刚落,铺天盖地而来的就是特别奇怪的感觉。那就是:“这个不舒服和我学习的舒适区的知识有关联么?有多大关联?”更多的有一种暗暗的惊喜:“也许,也许,我正在为自己和孩子推开一扇我从未发现的门。”

       和其他学员相比,我也许在理论层面上领悟得透彻些,这使得我这半年来,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和谐了不少。但是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又哪里是这么好改。它有时候悄无声息而来,直到发生我才能意识到,就算补救及时,毕竟还是发生了。比如,在孩子学习问题上有时的愁急;比如和孩子分析试卷时,总是职业性地去分析错题,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肯定……

       我这半年来,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到意识到自己可能错了,到学会跳出自己看自己的着急和愤怒很快地平静,终于走到现在,开始分析,我和孩子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处理的方式以及如何今后避免,觉得此时,自己才算是刚刚入道。

       举例说明。孩子的寒假的其中一项作业是背完下学期所有的课文。起初是孩子一个人背。古诗如果不能想象出意境,那读之无味,是比较令人厌倦。于是我在网上搜索关于这首古诗的诵读,并自行陶醉地随之吟诵。然后寻找相关图片视频,让孩子体会其间的意境。这时候孩子的不舒适就在逐渐消融。接着做孩子的伙伴,和她比赛着背诗,而且时不时很愚钝似的故意背不过孩子。孩子的舒适区就被一下子拓宽,接下来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再举例说明:孩子考试回家,满分100她考80。她挺高兴的,我也没不高兴。但是孩子期待表扬,她还不是特别知道去拼的孩子(也许永远就这性格),所以她很满意于自己的小进步。我微笑地摊开试卷,发现了一道不该错的题,太可惜,于是脱口而出:“这道题也错呀,真可惜!”孩子的脸一下子就会僵住,因为我的话无意触动了她的不舒适区。如果我不感知继续一意孤行,她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那么如何拓宽她的这个区域呢?要我得把不顺耳的话说成顺耳的话:“呀,这么难的一道题都做对了,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了。恭喜你。”“错了的这道,你肯定做得出来,是不是紧张了?还是粗心了?”孩子的舒适区一旦被拓宽后,她就会开始和你一起分析了……

       我们常常说的为什么会焦虑,是因为高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们会不自禁地把自己放入高期望实现的想象中,而真正能达到高期望的几率却非常小,这其实就是我们在缩小我们的舒适区。我们狭窄的舒适区一旦被现实撞击,焦虑就来了,不和谐也就发生了。所以本源里有时候给的建议,就是降低对孩子的期望,接受孩子较低的起点,现在想来,也是在调整和拓宽自己的舒适区。

       我们还说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现在想来也就是琢磨人家为什么不舒服了,然后想办法从对方的舒适区开始进入,柔和地拓宽对方的不舒适区。

       还有舒适区是可以被模仿和复制的,在孩子心智不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前,父母的关于舒适区的体验和表现,最直接地传递给了孩子。如果我们爱诵读,那么孩子对文字的感受就会让她舒适;如果我们爱生活,那么孩子就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如果我们通过封闭自己来完成自身的舒适,那么孩子就内向寡言……

       舒适区,多么有意思的一个视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