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节长假,因恬恬和老公的放假时间一直不能确定。我本着“坏--》好”的原则,一直给爸爸妈妈说,我们时间如果凑不齐,就不回家了。虽然爸爸妈妈也一再表示,回不来就不回来了,在家好好休息。可是我的心却真切感受到了父母盼儿归的情愫。

     10多年来,我第一次在“中秋节”踏上了归家的路程。秋天的景色果然不凡,田野里整齐站立的玉米腰间别着一个或者两个红缨枪,苹果树、梨树上果实累累,白花花的是盛开的棉田,还有那奔流的河水,一派生机和丰收的景象。虽然高速路上遭遇了2次不是很严重的因事故引发的堵车,我的心情依然愉悦。

     回到家,依然是爸爸出门迎接,同时出来的还有放假归来的侄儿。哥哥陪伴妈妈在厨房准备午餐。我赶紧拿出在西安买的烧鸡,让侄子骑自行车趁热给奶奶和舅舅们送去。妈妈做的“小蒜”(一种野菜,味道和韭菜类似)馅饺子,照例妈妈最后一个从厨房出来,把自己碗里的饺子给侄子、哥哥、爸爸的碗里拨上几个,自己喝点饺子汤。饭间,哥哥拿出自己酒厂生产的“同州特酿”,也许因为这酒是哥哥负责生产的,喝起来格外的香醇。不用爸爸妈妈交代,饭后我和哥哥一起去了奶奶、叔叔和舅舅家。

     每年国庆回家,老公和哥哥、侄子、恬恬会一起摘大门外的柿子,爸爸在田间地头找寻我们喜欢吃的野菜,而妈妈会在厨房,今年我主动承担了做菜的事情。

      那天正在蒸馒头的时候,妈妈一直唠叨爸爸的不是,说爸爸不知道心疼她,她每天忙东忙西的,而爸爸只干自己的事情。中间出去了一趟,说是村上人都去“捡玉米”(机器收割后,田间剩余的)去了。妈妈喜欢到田野中干活,我知道她其实心已经飞走了,就赶紧说:“你去吧,馒头我会蒸,包子老公会包,灶火爸爸会弄,你放心的去吧。”妈妈两头都牵心,既不放心我们,又想去地里。最后还是在我的一再保证下,骑上自行车追赶前行的人们,全然不像70多岁的老人。

     爸爸起床、锻炼、干活都很有规律,也不硬撑着做事情。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只是妈妈看不上,妈妈属于那种不服输、努力向上的性格,这也是这两个老人矛盾的主要原因。这么多年,既配合又斗争。妈妈从地里把玉米黄豆捡回来,爸爸负责分类、脱粒、晾晒。爸爸有时也会向我抱怨妈妈过于节俭,吃的东西放坏了,好衣服放着不穿......

      那天妈妈端着饭串门去了,我和爸爸背对大门,爸爸在说妈妈的不是,被回来的妈妈听到了,妈妈拿眼斜着爸爸,用筷子指着爸爸的后背(老公后来说的)。后来妈妈还问我:“你爸爸说我啥了?”我哈哈一笑:“你们俩啊,给我说的很多话,我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根本都没记”。

      家里现在就老两口,他们喜欢农村自由的生活,不想随哥哥或我一起生活。庆幸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心态还都不错,每天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看看书、读读报。偶尔去地里挖点野菜,给兔子(养了6只兔子)打点草。村上红白喜事去帮忙张罗,组织组织老年会和妇女的活动,妈妈现在还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偶尔也打打麻将,跳跳舞,打打篮球和乒乓球。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

     和大多数父辈们一样,他们有苦难的童年,充满希望的青春,以及养育儿女的辛苦,敬业的奉献精神,安享的晚年。虽然两位人有时候会有些意见和分歧,有埋怨也有妥协,有委屈也有幸福。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他们还会这样走过,牵手相伴!!

     愿我的父母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