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昨晚孩子上课九点半才回家,吃饭写作业搞到十二点才睡觉。早上为了让他多睡会,就没喊他,而是我六点起来,做完家务早餐等送他去上学,他起来后稍微等我一小会儿,时间到了七点半,他怕迟到,一路抱怨,我听不下去了,就说:为了然后多睡一会儿,我提前起来送你上学,你不应该责怪我,而是问问自己时间能安排的更好吗?我们都是一门心思的向一个目标前进,既然时间退不回去,那就只有努力向前走。然后他就不出声了,然后准时到校。但我觉得还是有点小委屈。大家说说,我哪里做的不对,才让孩子不感恩???我要如何改善?
谢谢大家讨论!

       李老师: 1,错了就道歉,从自己做起,我很少见你道歉。2,这事,孩子必须道歉,你可以要求和等待。3,然后,你作为母亲,当然要大度包容,放下,不再计较,同时提醒自己,做榜样,做引导。如果是我,能否早起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可以接受委托,叫早。不然,孩子承担一切后果。我所做的一切,如果为了孩子,他必须感恩。开始就是这规则和态度,孩子哪里还有抱怨。要学会让孩子为自己的事,从小承担责任。包办太多,就是剥夺孩子的责任和感恩的,我错了就有道歉,但今天没有让他迟到,也让他多睡了半个小时,觉得不该苛责我,而是谢谢妈妈为他着想。
       如果你每次错了都道歉,那就可以每次要求孩子错了,也道歉。一样的规则,孩子不应该有什么抵触。到底是孩子拒绝道歉还是你不在意和要求呢?    你为孩子想,就要求孩子领情的逻辑是错误的,只有给孩子自己要的,才是“满足”,不然好心不等于好的结果,你无权要求谅解。收不到感谢的行为,你可以终止。同时告诉孩子。孩子如果觉得,你做的真的是帮他,他一定道歉。如果不是,他一定因为你的终止而高兴。很多包办妈妈,总是自己逻辑为孩子好,做很多孩子不情愿不接受的事。结果,都不讨好。比如我是妈妈,我会提醒孩子闹铃。铃响了之后,孩子要是没动,我过去提醒下,5分钟前,响铃了,妈妈就提醒你一次。然后,如果孩子不起来,那就接受迟到,以及迟到带来的所有结果——包括妈妈不开车送,包括被老师处罚,包括其他所有的结果。妈妈不必怕见到这些。因为恰恰是这些“后果”,帮助孩子如何做人处事。没有后果的错误,是没有教育效果的。这个是妈妈们的“通病”,从自己角度,为孩子想,是真实的,付出了,是真实的,然后怎么就错了呢?因为说什么,做什么,都要考虑到给孩子怎样的感受,传递的什么原则。

      绿茶需要细看我的回复,理解我说。我的角度,你的感受不是重点,如何真的做的让孩子理解,正确地影响到孩子,才是重点。如同切菜,切到菜上,才被切开。。你如果只是关注,我切了,切了。。如果那菜还在那,一点变化没有,切菜的意义在哪里。。。自己切了,付出了,这个重要,还是切到点了,切好菜了,是重点呢?当你的付出和孩子表现不挂钩,孩子的索取就成为习惯,你的付出成为理所当然,不再是奉献和爱,而是你的责任。不尽责,就被谴责,抱怨。错的根源在你,无条件,无来由地迁就,给钱。完全破坏了“奖励”的规则。笑着说原则。意思是,原则要坚持,但是不必情绪化,不必板着脸的。原则和底线是不可以突破的,可是因为爱,你是友好的,耐心的,包容的,信任的,尊重的,理解的。这些,都不可以破坏原则,突破底线。都是自己的事了,自己就会安排了,如果非关键的错,和孩子一起面对,承担就是了。绿茶 你需要爱,直接说。别去说孩子不对。不同角度,有不同逻辑。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反而让年轻的男孩完全不懂一个成熟女人的心思。

      孩子遇到问题时候,不要先预设一个标准,去判断孩子行为的对错,而是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逻辑,从孩子的出发点,给孩子分担、帮助或者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