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走进孩子心里的家长/南迪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的心理了解世界,才能做到真正的懂孩子,理解孩子。这样,不管孩子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家长才能欣然接受,不至于大惊小怪吓到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很多家长都会坐在一起探讨自己古灵精怪的宝宝,话都说不清楚呢,就已经知道电脑怎样开启、饮水机怎样出水、回家要换拖鞋等等,更有家长惊讶宝宝怎么会做危险的动作,而且打着骂着都不听,越说越做,真是让人头疼。

     这时候家长是自我的,完全站在主观爱的角度,怕孩子因此受到伤害,横加干预,其实是忽略的宝宝的心理感受,不明白宝宝此时的需求,不明白想要探索的宝宝并不懂前面是否具有危险。
     当遇到宝宝的危险行为时,家长确实应该警惕,但要保持冷静,迅速的判断出宝宝的需求,温和的把宝宝拦在怀里,询问宝宝,以便确定家长的判断。然后,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接触事物。
     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2岁的小宝看见与他同高的插座口时,准备伸出小手通一通,看看小小的洞洞里有什么玄机。聪明的小宝爸爸看到儿子的危险举动迅速走到儿子身边,蹲下来问小宝是不是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呀?小宝点点头。爸爸神秘的和宝宝说:“爸爸有个宝贝可以让你一下看到这里有什么。”小宝睁大渴望的眼睛期待爸爸的宝贝。爸爸拿来一只电笔,轻轻的放在插座口上,此时小宝尖叫着告诉爸爸灯亮了!“是呀,小宝知道为什么亮灯吗?”小宝摇摇头,“灯亮了,说明有电。电可以让我们家的灯发光,晚上不黑,是好朋友。但是不能用手直接碰它,那样很危险,会咬到小宝的手,小宝疼哭了,爸爸妈妈会心疼的。”以后,懂事好学的小宝再也不没有这样过,还整天拿个电笔测试哪里有电,哪里没电,学了不少知识。
     案例中的爸爸既保护了宝宝的安全,也保护了宝宝探索求知的欲望。而很多家长呢,遇到类似的事情往往是一个箭步冲过去抱起宝宝,警告宝宝那里危险不要过去。这时候宝宝总是一头雾水,被大人的举动吓着了,其实内心的小欲望依然强烈,下次说不准他会和家长玩躲猫猫,偷偷地将探索进行到底,而往往这时候是危险发生的时刻。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都能像小宝的爸爸这样处理事情,是不是每个孩子求知的欲望都会充分得到保护呢。
     亲戚家的孩子18个月了,个头不到桌子高,却喜欢踮着脚尖够桌子上的东西。那天,姥姥在桌边放了一个盛着温水的纸杯就去忙别的了,小家伙歪歪扭扭走到桌子前,费大力气想够到杯子,因为太小,即使够到,也是洒一身水,而且那个温度足以烫着他嫩嫩的皮肤。就在他碰到杯子的时刻,本能中姥姥猛地一下把杯子朝里打回去,我也是一把拉他拥到怀里。水还是洒在他脖子上,烫起浅浅一片红,小家伙撕心裂肺的哭嚎,我们更是心疼不已,气的姥姥又是骂又是打。涂了点牙膏,又安慰了下,小家伙的情绪才渐渐稳定。可是他没有因为烫过就长记性,仍然是看到想要的就想尽办法去拿去够,为此好像没少遭到姥姥批评。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久了,通过最近的学习我才思考他为什么那么愿意够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呢?就是好奇吧?也许他盼望着里面有爱喝的饮料呢?如果平静下来时候,能问问小家伙的需求和想法,教给他以后要学会求助,说拿,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好奇了呢?是不是也能让他明白凡事自己解决不了的还可以借力?
     所以,家长要在准备做父母的时候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蹲下身来看孩子,和孩子同样的高度,同样的心理,充分理解和保护孩子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再加以正确恰当的引导,让孩子在探索中游戏,在游戏中成长,我想,每一个孩子都会爱上学习。

20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