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这个东西,是很美妙的。
只是世风时下,我们有的时候,怀疑的多了些,提防的多了些。信任就会挤到了心的角落。
但是,人们不知,没有信任,很多事情会变得迟缓而艰难。
比如进入圈子的一些学员,没有对圈子建立充分的信任,所以严重滞后了自己的学习,一定程度上也就制约了孩子的成长。
...
忽然对这个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发现它能套用在几乎所有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上。于是也就找到了诗雨和心灵说的那种从一个点开始研究的感觉。决定连续的观察和记录,就像单位里的一个课题一样,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结题。
在指导师的课程上,刚听到这个名词时,只是感觉很新鲜,而且有点小激动。原来,使自己和谐,使自己不断拓宽的方法就是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的不舒适区。后来,在寒假和小可意相处的过程中,有一次,我太急,孩子的的情绪一下子低落。我的脑海中忽然就冒出了一句话:“对不起,孩子,我又让你不舒服了。”而话音刚落,铺天盖地而来的就是特别奇怪的感觉。那就是:“这个不舒服和我学习的舒适区的知识有关联么?有多大关联?”更多的有一种暗暗的惊喜:“也许,也许,我正在为自己和孩子推开一扇我从未发现的门。”
... 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这句话是针对是针对接受建议和忠告的人说的,但需要接受者站在理智的角度和较高的层次来理解良药和忠言的价值。但对于建议者或批评者,不能让自己的良药越苦越好,忠言越逆耳越好,而应想办法使得良药不苦口,甚至甜口,忠言不逆耳,甚至顺耳。
为什么这么说呢?“忠言逆耳”的关键不在“忠言”本身,而是与接受者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有关。即使是“金玉良言”,如果与对方的情绪和心理相抵触,那“逆耳”就不可避免。因此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散步、早餐》
孩子昨天难得作业不多,7点左右就做完了。于是她提议散步去。外面天挺冷的,但我很爽快的答应了。我没带手套,就把手插在口袋里,孩子带着手套,挽着我的胳膊,很亲密的样子。孩子随便说着他们班里发生的事情,并不是我感兴趣的,但我很认真的听,也很积极的和小可意交流。
小可意拿着爸爸送给她的西饼屋的赠券,去附近的西饼屋挑选小西点。看着她眼睛一亮一亮的,嘴咧着,脸上挂着笑容,我安静地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觉得这样的时刻特别温馨。孩子选完自己喜欢的,然后自己仔细筛选,最终定下三样。付钱时从收银台转过头,冲着我莞尔。然后自己抱着西点,心满意足地和我再走回家。孩子似乎是不怕冷的,她选远一些的路,就为了和我走一走。
...
《12月27日,家中自主学习的一天》
今天早晨,和往常一样起床,然后我去做早饭,等孩子起床,小可意的起床,我基本不用提醒。可是今天我在忙着,忽然孩子在床上喊我:妈妈,来一下好不?我应声而去,小可意轻轻地说:“想睡,起不来,可以帮我请一天的假么? ”我心里咯噔一声,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有些着急。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的问她原因。她说喉咙疼肚子也有时疼。想休息一天。我就迂回地问她: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学习太累了?孩子点点头。我问那具体你觉得压力大在什么地方呢?孩子说什么地方都大。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我就一门课一门课问,语数外孩子问题并不大,信心也有,孩子说就是历史和政治太难背了。
...
当好“二传手”/心灵
第一次家长会后,儿子一点一点地改变着,上课说话明显减少了,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无意中跟儿子同学妈妈聊起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时,这位妈妈说,老师跟她提到了儿子自从第一次家长会后,进步很大,上课说话明显减少了,老师说:“你看人家孩子~~~”当我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一惊,感恩老师那么用心!
...
感恩与孩子成长 李老师讲座
中国感恩比较强调自下而上的感恩,感恩国家、感恩领导、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亲人和朋友,很少感谢孩子给我带来了欢乐;
感恩,是对任何人,不管地位高低、不管男女、不管老幼、他能够给予的帮助、或者表达一种友善、或者是偶然的相遇,哪怕只是客观上的相互的陪伴,他让你觉得不寂寞,有安全感,彼此心存感恩。即:别人对你友善的帮助的一种感激。
...